两边耳道宽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当出现两边耳道宽窄不同,如果是先天性发育问题,并且不影响听力的情况下,通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后天由于一些疾病导致耳道发育变窄,如外耳道炎、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肉芽肿等,就需要及时治疗。具体如下:
1、外耳道炎:主要是由于耳道进水或者反复抠耳而产生的细菌感染,多表现为耳朵痒、肿胀、疼痛、甚至会出现少量的渗液及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治疗主要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和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若外耳道流脓比较严重,可以先选用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再使用滴耳液,这样效果比较好。
2、外耳道胆脂瘤:主要是由于外耳道上皮细胞的脱落、堆积所致,当其逐渐变大时,可堵塞外耳道,临床表现主要有耳闷、听力下降。当早期外耳道胆脂瘤比较小时,可在给予定期局部清理治疗;当出现并发症时,如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听力下降时,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3、外耳道肉芽肿:一般是由于长期的中耳炎或者弥漫性外耳道炎所形成的肉芽肿,可表现为耳痛及出现耳道分泌物,出现这种疾病时,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肉芽肿,防止其持续恶化,同时还需要注意抗炎处理,如口服抗生素,常用的有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