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和痔疮在临床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火疖子在临床上称为疖疮,属于一种化脓性毛囊炎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而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肿大进而形成的血管团,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下面主要从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疖疮和痔疮的区别。
1、致病原因:疖疮主要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毛囊及周围软组织出现化脓性炎症。多数患者是由于局部皮肤卫生不良、外伤或者是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此时细菌容易入侵定植形成炎症病灶。而痔疮的发病原因目前主要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当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时,会发生充血、下移并增生肥大,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痔。由于肛垫内有丰富的静脉,当患者长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坐立、便秘、吸烟饮酒等会导致静脉曲张,进而很容易形成痔。
2、临床症状:疖疮由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皮肤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感染病灶进一步扩大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症状。触摸皮肤出现波动感时表明已经形成脓肿。当病变进一步加重时,脓肿会出现破溃,此时患者的疼痛会有所缓解。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症状如畏寒、发热、同时伴随白细胞计数升高。不同类型痔疮的临床表现不同,内痔主要表现为痔核脱出及出血,以间歇性便后鲜血最为常见,患者一般无疼痛症状。外痔通常表现为疼痛伴有痔核脱出,如伴随有炎症,则疼痛会更为剧烈。混合痔的患者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都有,排便后出血并且伴随有疼痛的症状。
3、治疗方法:疖疮患者在早期未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地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等。已经出现波动感化脓的患者是切开引流的适应症,应尽早切开排脓、勤换药,并配合全身使用上述提到的头孢类抗生素。痔疮的治疗通常包括一般治疗如温水坐浴减轻水肿。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如硝酸甘油软膏、痔速宁片、槐角丸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有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胶圈套扎疗法及血栓外痔剥离术。